放縱 ①縱容;不加約束:~不管。 ②不守規矩;沒有禮貌:驕奢~ㄧ~不羈。
放手 ①松開握住物體的手:放開手ㄧ他一~,筆記本就掉了。 ②比喻解除顧慮或限制:~發動群眾。
放任 聽其自然,不加約束或干涉:~自流 ㄧ對錯誤的行為不能~不管。
放肆 (言行)輕率任意,毫無顧忌:說話注意點,不要太~。
自由 ①政治上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某些行為不受干涉的權利。如言論、出版、集會、結社、游行、示威的自由,宗教信仰自由,人身自由,通信自由等。公民行使這些權利時,不得損害國家的、社會的、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。自由和紀律不可分,缺一不可。 ②見“必然與自由”(57頁)。 ③不受約束:自由活動|自由發言。 ④自作主張:吾意久懷忿,汝豈得自由。
交錙
干涉 ①過問或制止,多指不應該管硬管:互不~內政。 ②關涉;關系:二者了無~。
限制;管束:雖置質剖符猶不能約束也|須嚴加約束而不可放任。
(1) [bind;commit] 束纏
(2) [check;restrain;control;restrict]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圍
他約束自己不向父親求援
(3) [oath (treaty) of alliance] 盟約,規約
堅明約束。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》
遵上之約束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(1).纏縛;束縛。《莊子·駢拇》:“約束不以纆索。”《楚辭·離騷》“索胡繩之纚纚”漢 王逸 注:“紉索胡繩,令之澤好,以善自約束,終無懈倦也。” 宋 歐陽修 《玉樓春》詞之十四:“紅絛約束瓊肌穩,拍碎香檀催急袞。”
(2).限制;管束。《史記·六國年表序》:“矯稱蠭出,誓盟不信,雖置質剖符猶不能約束也。” 唐 羅隱 《讒書·市賦》:“非信義之所約束。” 宋 蘇軾 《潮州韓文公廟碑》:“ 祝融 先驅 海若 藏,約束蛟鱷如驅羊。”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隨筆》卷十:“必有大山當其衝,約束 河伯 難為災。”
(3).規章;法令。《文子·上義》:“約束信,號令明。”《史記·曾相國世家》:“ 參 代 何 為 漢 相國,舉事無所變更,一遵 蕭何 約束。” 宋 蘇軾 《杭州謝放罪表》:“職在承宣,當遵三尺之約束;事關利害,輒從一切之便宜。”《明史·梁震傳》:“至則下令軍中,申約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