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露聲色 聲:說話的聲音;色:臉上的表情。心里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。
無動于衷 衷:內(nèi)心。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。指對應(yīng)該關(guān)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關(guān)心,置之不理。
禁:抑制。感情激動得不能控制。強調(diào)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。
感情激動,控制不住自己。語出 南朝 梁 劉遵 《七夕穿針》詩:“步月如有意,情來不自禁。”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 項王 有吞岳瀆意氣……然當(dāng) 垓下 訣別之際,寳區(qū)血廟,了不經(jīng)意,惟眷眷一婦人,悲歌悵飲,情不自禁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十五回:“ 寳玉 情不自禁,然身在車上,只得眼角留情而已。” 周而復(fù) 《白求恩大夫》二:“輸完血, 白大夫 跳下來,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來對大伙說:‘這個傷員,我們救活了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