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疏 1.亦作"稀疎"。 2.不稠密。 3.猶言冷落﹐疏遠。
粗疏 疏忽,不細致:工作粗疏,難免有闕漏。
粗糙 ①毛糙,不精細:木質(zhì)粗糙。 ②(行為)馬虎,不細致:辦事粗糙|做工粗糙。 ③粗暴:只因性子粗糙,人緣不好。
粗略 1.粗糙簡陋。 2.不精致;不精確。
稀少 1.很少;不多。
1.質(zhì)地精致。
2.謂書畫用筆細而密或文章結(jié)構(gòu)嚴密。
3.不粗疏。
4.細小而密集。
(1)
細密的紋理
(2) ∶細小而周密;仔細的
細密的分析
(1).質(zhì)地精致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又石工細密,非今知所擬,亦奇為精至也。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洋布作畫》:“余偶以洋布極細密者……作墨山水。”
(2).謂書畫用筆細而密或文章結(jié)構(gòu)嚴密。 宋 郭若虛 《圖畫見聞志·曹仲玄》:“工畫佛道鬼神,始學 吳 不得意,遂改跡細密,自成一格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冬夜同冠五燈下兀坐有懷》詩之二:“文章真細密,慰藉日殷勤。”
(3).不粗疏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七三:“柔善底人心不麄,慮事細密。” 阿英 《流離》一:“因為我們是 安徽 人,盤詰得非常細密。”
(4).細小而密集。 柳青 《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》第一部第二二章:“ 生寶 這時已滿鼻子上急出細密的汗珠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