慚愧 1.亦作"慚愧"。亦作"慚愧"。 2.因有缺點﹑錯誤或未能盡責等而感到不安或羞恥。 3.感幸之詞。意為多謝﹑難得﹑僥幸。
羞愧 1.羞恥和慚愧。
羞赧 害羞得臉紅:她羞赧而退。
1.亦作"羞慚"。 2.羞愧。
[be ashamed] 感到羞恥和慚愧
亦作“ 羞慙 ”。羞愧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須求趨競,不顧羞慙。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四回:“ 姜氏 見了二書,羞慚無措。” 劉大白 《金錢》詩:“羞慚也羞慚!白住白吃白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