函件 信件。
信件 1.郵遞或帶交的函件。多指書信。
文牘 ①公文、書信:文牘堆積。 ②擔任公文擬稿工作的人。
尺牘 ①古代書寫用的一尺長的木簡:誰謂情可書,盡言非尺牘。 ②書信:親筆尺牘答之|不知道書信格式,找本尺牘看看。
信札 1.書信,信件。
書信 1.指傳送書札的使者。書指函札,信指使人。 2.指信札。
竹簡 古時書寫用的竹片: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竹簡。
書牘 文體名。信函簡牘之類的通稱。書古指信函,牘是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。一般應用于私人之間。包括書、啟、箋、移、牘、簡、札、帖等。
書札 書信:客從遠方來,遺我一書札。
①小幅的絲織物,如絹、帛等: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
②書信:時傳尺素,以寄相思。
[note;letter] 書寫用的一尺長左右的白色生絹,借指小的畫幅,短的書信
函綿邈于尺素。——陸機《文賦》
(1).小幅的絹帛。古人多用以寫信或文章。《文選·古樂府<飲馬長城窟行>》:“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” 呂向 注:“尺素,絹也。古人為書,多書於絹。”《文選·陸機<文賦>》:“函緜邈於尺素,吐滂沛乎寸心。” 劉良 注:“素,帛也。古人用以書也。”
(2).泛指小幅紙張。 宋 韓駒 《題畫太一真人》詩:“ 龍眠 畫手老入神,尺素幻出真天人。” 宋 魏了翁 《跋尤氏<遂初堂藏書目錄>序后》:“ 晁文元 累世所藏,自中原無事時已有火厄。至 政和 甲午之災,尺素不存。” 劉師培 《與友人論文書》:“龤鐘律於朱絃,彰玄黃於尺素。”
(3).指書信。《周書·王褒傳》:“猶冀蒼雁頳鯉,時傳尺素;清風朗月,俱寄相思。” 唐 張九齡 《當涂界寄裴宣州》詩:“委曲風波事,難為尺素傳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采桑子·九日》詞:“殘更目斷傳書雁,尺素還稀。一味相思,準擬相看似舊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