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賊 1.殘害人民的人。
國蠹 1.比喻危害國家利益的壞人。語出《左傳.襄公二十二年》:"﹝御叔﹞不可使也,而傲使人,國之蠹也。"
危害國家或出賣國家主權的敗類。
不恤君之榮辱,不恤國之臧否,偷合茍容,以持祿養交而已耳,謂之賊。——《荀子·臣道》
(1).危害國家或出賣國家主權的敗類。《尉繚子·重刑令》:“將自千人以上,有戰而北,守而降,離地逃眾,命曰國賊。” 陳毅 《登大庾嶺》詩:“國賊賣盡一抔土,彌天烽火舉紅旗。”
(2).指官府追捕的盜賊。《后漢書·橋玄傳》:“ 玄 少子十歲,獨游門次,卒有三人持杖劫執之,入舍登樓,就 玄 求貨, 玄 不與……瞋目呼曰:‘姦人無狀, 玄 豈以一子之命而縱國賊乎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