燦爛 1.明亮貌;鮮明貌。 2.華麗;絢麗。 3.形容文辭華美。 4.形容事情或事業(yè)輝煌;美好。
絢爛 1.光彩炫目。 2.謂文辭華麗富贍。
璀璨 鮮明燦爛:明珠璀璨。
富麗 宏偉美麗:~堂皇 ㄧ陳設(shè)豪華~。
華麗 美麗而有光彩:服飾~ㄧ宏偉~的宮殿。
瑰麗 異常美麗:江邊的夜景是雄偉而~的丨這些作品為我們的文學(xué)藝術(shù)增添了新的~花朵。
華美 華麗。
鮮艷 1.亦作"鮮艷"。 2.鮮明艷麗。
艷麗 色彩明亮美麗:那富于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,像孔雀開屏,艷麗迷人。
奇麗 1.新奇美麗。
秀麗 1.清秀美麗。
壯麗 1.健壯美麗。 2.宏壯美麗。多指山川﹑建筑﹑圖景﹑場(chǎng)面等。 3.宏偉瑰麗。多指文辭。
絢麗 1.燦爛美麗。
1.華美艷麗;鮮明美麗。
2.形容辭藻華麗。
[beautiful;enchanting] 鮮艷美麗
春天的西湖顯得格外綺麗
(1).華美艷麗;鮮明美麗。 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之一:“感心動(dòng)耳,綺麗難忘。” 唐 濟(jì)既濟(jì) 《枕中記》:“性頗奢蕩,甚好佚樂,后庭聲色,皆第一綺麗。” 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齋訪》:“俗尚繁華,綺麗成風(fēng)。” 峻青 《秋色賦·海濱仲夏夜》:“說(shuō)到風(fēng)景,它雖沒有特別令人觸目的綺麗景色,但在平凡中卻顯示出偉大。”
(2).形容辭藻華麗。 漢 劉楨 《公宴》詩(shī):“投翰長(zhǎng)嘆息,綺麗不可忘。”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自從 建安 來(lái),綺麗不足珍。” 清 袁于令 《西樓記·庭潛》:“須是禁他做綺麗詞。” 朱光潛 《文藝雜談·談書牘》:“ 唐 朝古文運(yùn)動(dòng)是對(duì) 六朝 綺麗的一種反動(dòng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