驅除 1.亦作"?除"。 2.驅趕,掃除。
消釋 1.消溶,融化。 2.消除;解除。
鏟除 1. 根除;徹底消滅。如:鏟除這塊土地上的種種罪惡。如:大部分土地上的草木已被鏟除,以堆放松木。
根除 徹底鏟除:~陋習ㄧ~血吸蟲病。
打掃 1.掃除;清理。
清掃 1.亦作"清埽"。 2.清除;掃凈。
消除 1.除去,使不存在。 2.猶消遣;消受。
清除 1.掃除干凈;全部去掉。
消滅 ①除掉;使滅亡:消滅敵人|把害蟲消滅掉。 ②消失:猶冰霜見日,必至消滅。
解除 去掉;消除:~警報 ㄧ~顧慮ㄧ~武裝ㄧ~職務。
排斥 ①排擠斥逐:排斥異己|排斥眾說。 ②見“吸引與排斥”(445頁)。
排擠 運用手段或權勢使人失去地位或利益:排擠打擊|既互相勾結,又互相排擠。
排除 1.消除;除掉。
驅逐 趕走;使離去:驅逐敵寇|驅逐出境。
擯除 1.排除﹐拋棄。
肅除 暫無釋義
拂拭 撣掉或擦掉(塵土):拿抹布把桌椅~了一遍。
袪除 1.除去。袪,通"祛"。
消弭 消除;平息:消弭憂患。
排出 1.使放出。如:這條河排出的水流入海灣。2.指從比較小的口或孔釋放或流出。如:排氣管排出一縷青煙。如:排出液。
翦滅
1.打掃,清除塵穢。
2.表示虔誠迎賓。
3.廓清,蕩滌。
4.祭掃。
5.指妾。語本《禮記.曲禮下》:"納女于天子曰備百姓,于國君曰備酒漿,于大夫曰備埽灑。"
(1)
大掃除
(2) ∶清除;消除
掃除文盲
(3) ∶全部
都來投降;若不從者,便行掃除處死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(1).打掃,清除塵穢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怪神·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》:“亭卒上樓掃除,見死婦,大驚。” 唐 李棲筠 《張公洞》詩:“我本道門子,愿言出塵籠。掃除方寸間,幾與神靈通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回:“ 堅 令軍士掃除宮殿瓦礫。” 羅廣斌 楊益言 《紅巖》第二三章:“這圖書館真該掃除一下。”
(2).表示虔誠迎賓。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 趙王 掃除自迎,執主人之禮,引公子就西階。”
(3).廓清,蕩滌。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﹝ 薛勤 ﹞謂 蕃 曰:‘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?’ 蕃 曰:‘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?’ 勤 知其有清世之志,甚奇之。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:“掃除寇難,靖匡王室。” 宋 秦觀 《進策·治勢下》:“臣聞祖宗之時,天下新脫割據戰伐之禍,天厭久亂,俱欲無為,而又掃除煩苛之患。” 清 惲敬 《三代因革論一》:“夫五霸更三王者也;七雄更五霸者也; 秦 兼四海,一切皆掃除之。”
(4).祭掃。《國語·齊語》:“恐宗廟之不掃除,社稷之不血食。敢問為此若何?”《新唐書·王琚傳》:“母居 洛陽 ,來京師,讓 琚 曰:‘爾家上世皆州縣職,今汝無攻城野戰勞,以諂佞取容,海內切齒,吾恐汝家墳墓無人復掃除也。’”
(5).指妾。語本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,於國君曰備酒漿,於大夫曰備埽灑。” 宋 黃庭堅 《常父答詩有煎點徑須煩綠珠之句復次韻戲答》:“知公家亦闕掃除,但有 文君 對 相如 。” 任淵 注:“掃除謂箕帚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