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 仔細察看(事物或現象):~地形丨~動靜丨~問題。
考查 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(行為、活動):~學生的學業成績。
考察 ①實地觀察調查:他們到各地~水利工程。 ②細致深刻地觀察:進行科學研究工作,必須勤于~和思索,才能有成就。
偵察 為獲取敵方與軍事斗爭有關的情況而采取的行動。其主要手段有觀察、竊聽、刺探、搜索、截獲、捕獲戰俘、諜報偵察、戰斗偵察、照相偵察、雷達偵察、無線電偵聽與測向、調查詢問、搜集文件資料等。
調查 為了了解情況進行考察(多指到現場):~事實真相ㄧ沒有~,就沒有發言權ㄧ事情還沒有~清楚,不能忙著處理。
視察 1.察看;審察。 2.巡視糾察。 3.考察;上級人員到下屬機構檢查工作。
考試 通過書面或口頭提問的方式,考查知識或技能。
查核 1.亦作"查核"。 2.查對核實。
稽核 查對計算(多指賬目)。
審核 審查核定:預算已報上級審核|審核物理,辨析事非。
考查審核:定期~ㄧ~干部。
[examine;check] 考試,考定核查
亦作“ 攷核 ”。考查審核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有一禮官,恥為此讓,苦欲留連,強加攷覈。” 明 李介 《天香閣隨筆》卷二:“若是 邱明 《翼經》作傳,攷核必真, 馬遷 去 周 已遙,傳聞未確,故當以 邱明 為是。” 清 朱克敬 《瞑庵雜識》卷二:“由督辦官紳逐月攷核所收數目,按月榜示通衢,有目共睹。”
亦作“ 考核 ”。 1.考查核實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實貢》:“是故選賢貢士,必考覈其清素,據實而言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衛臻傳》:“考核降者,果守將詐所作也。” 宋 歐陽修 《勉劉申》詩:“有司精考覈,中第為公卿。”《清史稿·選舉志一》:“學政考覈教官,按其文行及訓士勤惰,隨時薦黜。”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十:“農工檢察人民委員會,委派整理職員予以考核的時候,這位女教師不得不受審判。”
(2).研究考證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音辭》:“共以帝王都邑,參校方俗,考覈古今,為之折衷。”《舊五代史·晉書·馬重績傳》:“詔下司天監 趙仁琦 、 張文皓 等考覈得失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先生,你這話又欠考核了。古人所謂五葷者,蔥、韭、芫荽之類,怎么不戒?” 郭紹虞 《<宋詩話輯佚>序》:“《本事詩》一類之書,其內容盡管考核有據,然而僅備茶馀酒后的消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