煩惱 煩悶苦惱:自尋~ㄧ不必為區(qū)區(qū)小事而~。
悲哀 傷心:感到~ㄧ顯出十分~的樣子。
悲痛 傷心:~萬分ㄧ化~為力量。
憂愁 1.憂慮愁苦。
痛苦 1.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。 2.使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的事。 3.疼痛苦楚。 4.指使疼痛苦楚。 5.猶沉痛﹐深刻。
苦惱 痛苦煩惱:自尋~ㄧ為此事他~了好幾天。
納悶 疑惑在胸,心中發(fā)悶:他不解何意,正自納悶|他的態(tài)度突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(zhuǎn)彎,我心里很是納悶。
悲傷 傷心難過:他聽到這消息,不禁~起來。
煩懣 1.亦作"煩滿"。中醫(yī)謂內(nèi)熱郁結(jié)之癥。 2.泛指煩悶愁惱。
苦悶 苦惱煩悶:心情~。
煩悶 心情不暢快。
1.不愉快,不高興。
2.不適;有病。
3.不好,不吉。
(1)
?
[be unhappy;be displeased]∶[心情]不愉快
(2)
?
[feel under the weather;be slightly unwell]∶[身體]不舒服
(3)
?
∶慢
(4)
?
∶刀不鋒利
(1).不愉快,不高興。《易·艮》:“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”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述赦》:“從事督察,方懷不快,而姦猾之黨,又加誣言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 素梅 只得懷著不快,跟著孺人去了。” 峻青 《秋色賦·夜宿靈山》:“幾位因?yàn)槁猛臼茏瓒那椴豢斓耐椋F(xiàn)在也被這血淋淋的圖畫驚呆了。”
(2).不適;有病。《后漢書·華陀傳》:“體有不快,起作一禽之戲,怡而汗出。” 宋 蘇軾 《進(jìn)單鍔吳中水利書狀》:“自 長橋 挽路之成,公私漕運(yùn)便之,日茸不已,而 松江 始艱噎不快。” 明 馮夢(mèng)龍 《掛枝兒·傷病》:“玉人兒,這幾日,身子有些不快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七回:“ 晁源 從那晌午身上不快,不曾吃午飯就睡了。”
(3).不好,不吉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陳摶高臥》第四折:“命不快,遭逢著這火醉婆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