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責 1.指摘;斥責。
指斥 斥責;批評所挑出的錯誤:指斥朝政|毫不留情地指斥。
批駁 ①對錯誤的言論或行為加以批判和駁斥:嚴厲批駁。 ②舊指對下級呈請事項批示駁回,不予照準。
斥責 責罵:嚴加斥責|語重心長,又似愛憐,又是斥責。
批評 指出好壞:圈點批評。也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:批評教育|虛心接受批評。
批判 ①評論是非:評論先代是非,批判未了公案。 ②對某種思想言行(多指錯誤的)進行系統分析:批判“全盤西化”論。
譴責 1.申斥。
申斥 斥責,多用于上對下:他對干得好的便賞幾百文錢,對干壞的便傳了來大加申斥|受到父親一頓申斥,心里特別感到難受。
唾罵 1.鄙棄辱罵。
責備 ①要求完備,盡善盡美:求全責備|君子不責備于一人。 ②批評;責怪:接待工作沒做好,看來責備是免不了的|受了責備,心里怪委屈的。
攻訐 〈書〉揭發別人的過失或陰私而加以攻擊(多指因個人或派系利害矛盾)。
挑剔 ①在細節上過分嚴格地指摘:你這人怎么那樣挑剔?! ②(tiǎo-)撥弄剔除:他照例抽來一根香簽,挑剔著煙哨里的煙糞。也指挑動:挑剔學潮。 ③(tiǎo-)指點闡明:請師挑剔。
月旦 1.指舊歷每月初一。 2.指月旦評。
褒貶 評論好壞:~人物ㄧ一字~ㄧ不加~。
評論 1.批評﹑議論。 2.批評﹑議論的文章。 3.斟酌﹐考慮。 4.商議﹔商量。 5.猶言商榷之處。
評述 1.評論﹑敘述。
1.亦作"指謫"。挑出錯誤,加以批評。
2.指出并摘錄。
[censure;pick faults and criticize] 指責,指出錯誤,給以批評
他對他的老朋友和學生的指摘
指摘其詩文。——清·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
(1).亦作“ 指謫 ”。挑出錯誤,加以批評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孟光傳》:“ 延熙 九年秋,大赦。 光 於眾中責大將軍 費禕 …… 光 之指摘痛癢,多如是類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十六:“自信甚明,獨立不懼。面折廷爭,則或貽同列之忿;指謫時病,則或異大臣之為。” 清 薛福成 《書漢陽葉相廣州之變》:“主和議者,例受人指摘。” 茅盾 《手的故事》六:“他們竟敢指摘我們販運私貨么?”
(2).指出并摘錄。 徐特立 《國文教授之研究·讀法》:“搜輯實物標本圖畫,初觀察全體概要,授以名稱;次指摘要點,詳細觀察;次結合以語言,以便記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