熏染 熏陶與沾染:不為世俗惡習熏染,故尚存古風。
傳染 病菌或病毒從有病的生物體擴散開去使別的生物體患病:感冒很易傳染。
感化 用行動影響或善意勸導,使人的思想、行為逐漸向好的方面變化:~失足者。
感染 ①受到傳染:身體不好,容易~流行性感冒。 ②通過語言或行為引起別人相同的思想感情:~力ㄧ歡樂的氣氛~了每一個人。
習染 1.謂受某種習氣所感染。 2.指壞習慣。
濡染 ①沾染:濡染陳俗。 ②受熏陶:濡染家學。 ③沾濕,染上顏色(常指運筆寫字作畫):濡染大筆何淋漓!
1.浸潤濡染。
2.傳染;因接觸而被不好的東西附著上。
3.因接觸而受到影響。多指受不良影響。
4.指撈取非分的好處。
5.指發生性行為。多指不正當的。
6.猶牽扯,牽連。
(1) [be infected with; contaminate; pollute]∶沾附污染
沾染灰塵
(2) ∶因接觸而受到某些影響
沾染惡習
(3) [benefit from association with sb.or sth.]∶希圖分得利益;沾光
一心想沾染人家財產
(1).浸潤濡染。《晉書·楊方傳》:“如 方 者仍荒萊之特苗,鹵田之善秀,姿質已良,但沾染未足耳;移植豐壤,必成嘉穀。” 宋 蘇軾 《與蔡景繁書》之十二:“情愛著人,如黐膠油膩,急手解雪,尚為沾染,若又反覆尋繹,便纏繞人矣。” 峻青 《秋色賦·夜宿靈山》:“在那光禿禿的褐紅色的山坡上,哪一寸土地,哪一塊石頭,沒有經受過戰火的洗禮,沒有沾染過戰士們的鮮血?”
(2).傳染;因接觸而被不好的東西附著上。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》:“你爹見他病害得不好,恐沾染他人,方纔哄他上岸打柴,逕自轉船來了。”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“吾鄉地卑濕,易患癬疥, 吳 人至此,易于沾染。” 馬南邨 《燕山夜話·握手與作揖》:“手既然要接觸一切東西,就不可避免地會沾染各種細菌。”
(3).因接觸而受到影響。多指受不良影響。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八回:“但愿他從此一心巴結正路,把從前那些邪魔永不沾染,就是好了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九回:“ 何小姐 或者有見于此,覺得 安公子 以世家公子無端的從自己閨闥中先鬧起別號來,怪他沾染時派過重。” 李廣田 《<聞一多選集>序》:“因學習西洋的文學藝術,使他沾染了浪漫主義的氣息與色彩。”
(4).指撈取非分的好處。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“外甥女兒!你也大了,看見我從來沾染過你們沒有?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恒公之清》:“其任 吉林 將軍時,俸餉外毫無沾染。” 清 鄒容 《革命軍》第六章:“不許異種人沾染我 中國 絲毫權利。”
(5).指發生性行為。多指不正當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恒娘》:“ 朱 賺夫入 寶帶 房,扃閉之, 洪 終夜無所沾染。” 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妒律》:“凡婢年稍大,婦恐夫沾染,即行鬻賣,另買小者供用。” 茅盾 《詩與散文》三:“比從前何如?近來他每次和 桂 有了沾染時,總忍不住要發生這個感想--妥當些說,是追問。”
(6).猶牽扯,牽連。 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折證》:“那神靈與我,有甚干連,到此胡沾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