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疾雷 : 1.急遽發出的雷聲。2.比喻洶涌的波濤聲。掩耳 : 1.捂住耳朵不聽。2.指不聞不問。3.御寒護耳的用品。
疾雷不及掩耳是什么意思
比喻事情來得突然,使人不及防備。
國語辭典雷聲突然響起,使人來不及掩住耳朵。比喻行動迅速,令人措手不及。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三一》:「塞兒領著這三百人真個是疾雷不及掩耳,殺入府里來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七回》:「趁此天色尚早,他們或者未必起身,給他們個疾雷不及掩耳,拿了就走,必不使一名漏網。」也作「疾雷不及塞耳」、「迅雷不及掩耳」。
成語解釋 | 突然響起雷聲,使人來不及掩耳。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,使人來不及防備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六韜 軍勢》:“善者從而不擇,巧者一決而不猶豫,故疾雷不及掩耳,卒電不及瞬目。”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復句式;作定語、分句;比喻事情來得突然,使人來不及防備 |
成語結構 | 復句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迅雷不及掩耳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他們或者未必起身,給他們個疾雷不及掩耳,拿了就走,必不使一名漏網。(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七回) |
成語謎語 |
比喻事情來得突然,使人不及防備。
國語辭典雷聲突然響起,使人來不及掩住耳朵。比喻行動迅速,令人措手不及。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三一》:「塞兒領著這三百人真個是疾雷不及掩耳,殺入府里來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七回》:「趁此天色尚早,他們或者未必起身,給他們個疾雷不及掩耳,拿了就走,必不使一名漏網。」也作「疾雷不及塞耳」、「迅雷不及掩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