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候 預兆;跡象:彼時已露出衰亡的征候。
1.疾病。
2.毛病。
3.癥狀。
4.方言。風險。
(1)
治療這種癥候,在現在是極平常的事了
(2) ∶癥狀
(1).疾病。 元 無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我害的病,不陰不陽,發寒發熱,不如是甚么癥候。”《說岳全傳》第十三回:“令尊不知害的什么癥候?如今卻在何處?” 郭沫若 《沸羹集·<才力·命>》:“治療這種癥候,在現代是極其平常的事了,只消把扁桃腺割掉,孩子便會聰明起來。”
(2).毛病。 明 王守仁 《寄楊仕德書》:“大抵忘己逐物,虛內事外,是近來學者時行癥候。” 明 李贄 《道教鈔小引》:“若一息不銘刻,則驕氣作,態色著,淫志生,禍至無日矣。余老且死,猶時時犯此癥候,幾為人所魚肉。” 魯迅 《而已集·答有恒先生》:“好幾個滿肚子惡意的所謂批評家,竭力搜索,都尋不出我的真癥候。”
(3).癥狀。 楊朔 《模范班》:“他停下手,急忙跑過來,扒開牛嘴看看,又細細地各處端量一陣,不見什么特別的癥候,知道只是牛剛吃飽,趕得太快,肚子一時痛起來。”
(4).方言。風險。如:別處找宿去吧,俺沒閑屋,當家的出外,不擔癥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