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補闕 : 1.匡補君王的缺失。2.引申為彌補缺漏。3.官名。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,有左右之分。左補闕屬門下省,右補闕屬中書省,掌供奉諷諫。北宋時改為司諫。南宋及元明重又設置,均隨設隨罷。燈檠 : 1.燈架。
成語解釋 | 闕:缺;燈檠:燈架。沒有燈架,用人充作燈架。舊時諷刺男人懼內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宋 陶谷《清異傳》:“冀州儒李大壯畏服小君,萬一不遵號令,則叱令正坐,為綰匾髻,中安燈碗燃燈火,大壯屏氣定體,如枯木土偶,人諢目之曰補闕燈檠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賓語;指男人懼內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 懼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