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貌 ①面容,相貌:面貌可人|兩人面貌酷肖。 ②比喻事物的外在狀況:精神面貌。
臉孔 1.臉;臉上的表情。
相貌 1.容貌。
面目 ①相貌:面目可憎。 ②事物的外在狀況;表面:面目一新|廬山真面目。 ③面子;臉面:沒有面目見老朋友。
容貌 1.容顏相貌。 2.指可以修飾容貌威儀的裝飾品。如玄纁璣組﹑羽毛齒革之類。《左傳.宣公十四年》:"朝而獻功,于是有容貌彩章,嘉淑而有加貨。"楊伯峻注:"容貌﹑彩章等亦均是小國所獻大國之物……容貌﹑彩章者,蓋指玄纁璣組﹑羽毛齒革諸物,皆所以充衣服﹑旌旗之裝飾者。"一說,指威儀容顏。見杜預注。 3.猶樣式。
臉蛋 1.臉的兩旁部分﹐亦泛指臉。
面龐 1.面孔;臉的輪廓。
面容 1.臉相;容貌。
臉龐 臉盤兒:鴨蛋形~。
嘴臉 面貌;臉色。多含貶義:丑惡嘴臉|小人嘴臉。
1.臉。
2.容貌。
3.猶面子,體面。
(1)
嚴肅而刻板的面孔
(2) ∶虛假的、表面的或矯揉造作的外觀或效果
裝作滿意的面孔
(1).臉。 唐 黃幡綽 《嘲劉文樹》詩:“ 文樹 面孔不似猢猻,猢猻面孔強似 文樹 。” 元 吳昌齡 《張?zhí)鞄煛?/span>第一折:“全不似初見時恁般喬面孔。” 雷加 《命名的傳說--三門峽散記之一》:“原來這是一個學生模樣的人,面孔有些蒼白。”
(2).容貌。 宋 高懌 《群居解頤·拜胡僧》:“女弟子勤禮拜,愿后身面孔一似和尚。” 清 厲鶚 《醉太平·題村學堂圖》詞:“村夫子面孔,渴睡漢形容。”
(3).猶面子,體面。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“我既窮了,左右沒有面孔在 長安 ,還要這宅子怎么?” 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二幕:“我們鄉(xiāng)下人窮雖窮,面孔總是要的。”